第十六周升旗仪式—— 弘扬传统文化,凝聚爱国精神
文/团队 图/团队
同学们,知道本月14日是什么日子么?对了,这一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蕴含了怎么样的历史故事和精神?今天就让初二6班的俞杨同学来给大家来讲讲吧,大家掌声和欢迎。
附国旗下讲话稿:
大家好,我是初二6班的俞杨,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弘扬传统文化,凝聚爱国精神。
今年的6月14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据《史记》记载,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才思超逸,辅佐怀王。秦楚争霸,“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怀王轻信谗言,放逐屈原,与秦结盟,被秦俘虏,客死于秦。顷襄王即位,继续亲秦,再度放逐屈原。屈原流放江南,辗转沅湘,哀吟苦忆,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当地百姓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又恐其死后为蛟龙所困,遂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此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民间形成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就是纪念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后人颂扬,激励感染了无数中华儿女前行的脚步!我们缅怀屈原,不仅是他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不管时光如何变迁,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同学们,今天,我们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倡导大家用凝聚在国旗、国歌中的信仰、信念、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照自己,要求自己,明白爱党、爱国不是挂在嘴上,而应该是落实到日常点点滴滴的行动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