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24日,是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
请同学及家长们进一步提高对结核病流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学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大家携手并进,共同构建一个无结核的健康社会。
1、什么是肺结核?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
2、肺结核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3、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4、接触过结核病人就一定会得结核病吗?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发病主要与感染结核菌的数量和毒力的大小以及身体抵抗力的高低有关,若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像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
5、什么是结核潜伏感染?
结核潜伏感染是指体内感染了结核杆菌但未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约为5-10%,且发病大多数集中在感染后的2年之内。强烈推荐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重点人群中的结核潜伏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以使其发病的风险大大减少。
6、怀疑患了肺结核应该怎么办?
怀疑患了肺结核,应到县(区)级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国各县(区)都设有结核病防治机构,专门负责肺结核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工作。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这些机构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
7、我国防治肺结核有哪些免费政策?
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免费政策。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为第一次检查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提供痰涂片和X线胸片检查,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的痰涂片检查及治疗结束后的X线胸片检查。
8、肺结核可以治愈吗?
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彻底治愈时间需要一般服药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极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18~24个月)、治疗费用更大(约是非耐药肺结核治疗费用的100倍左右)。
9、得了肺结核,我还能正常工作和学习吗?
肺结核刚发生的时候,疾病处于进展期,很多病人还具有传染性,此时应暂停工作和学习,立即接受正规治疗。学生患者应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诊疗后判断是否开具体学诊断证明,根据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患者何时能恢复工作或学习,也应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判定,并开具复学复工证明。
10、应该如何预防肺结核?
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营养均衡,起居规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不扎堆、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住口鼻;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