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

最新动态

健康教育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发布日期:2024-10-31 16:14:42   作者:   来源:    阅读: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的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是青少年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一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迅速,需铁量增加,若长期食物含铁不足,就可以发生缺铁性贫血。偏食、挑食者易患缺铁性贫血。膳食中动物蛋白质含量低,也不利于铁的吸收。

2反复多量失血可显著地消耗体内的铁贮存量。如钩虫病患者可引起慢性少量肠道出血,女青少年月经量过多都可引起体内铁贮存量减少。

3慢性腹泻及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影响正常铁的吸收。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缓急有关。一般贫血症状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全身无力,心慌,头痛等。重症患者除以上症状外,还可有口腔炎、舌炎、口角炎及吞咽困难等。少数患者出现异食癖,如嗜食冰块、泥土、煤块等。严重者可因脑组织神经缺铁,而出现兴奋、注意力下降等。儿童身高、体重均低于正常值,患者可有皮肤干燥,毛发干燥和脱落,指甲扁平,脆薄易裂,甚至形成反甲。

三诊断

实验室检查有典型血象,即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我国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行儿童少年贫血诊断标准为:7-13岁不分男女、血色素标准值为120g/L14岁以上男生为130g/L14岁以上女生为120g/L。若低于以上标准则诊断为贫血。

四预防

1注意营养。膳食要合理,蛋白质含量要丰富。多吃含铁较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西红柿、动物内脏、瘦猪肉、鱼、虾、蛋黄、豆类和大米等,常吃水果,均有食疗作用。提倡用铁锅炒菜。

2提倡和推广生产各种强化铁的食品,供儿童少年食用。

3做好钩虫流行地区的大便检查与驱虫工作。

4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后喝橘子水可使机体对非血色素铁的吸收率增加,食用含维生素C及有机酸多的食物可促进铁的吸收。


版权所有: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   苏ICP备10061269号    地址:苏州市劳动路1105号  邮编:215004  电话:0512-69003777   http://xjsyzx.gu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