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

最新动态

健康教育

2025年4月疾病风险提示

发布日期:2025-04-01 16:33:43   作者:   来源:苏州疾控    阅读:

    四月春回暖,健康防护需谨记。季节性传染病如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师生需加强预防措施;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以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鉴于衣着减少,师生在与犬、猫等动物接触时应提高警觉,以防止抓咬伤和狂犬病的风险。

手足口病  
关注度:★★★★☆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3岁及以下儿童。传染源是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口鼻分泌物、疱疹液、被污染的手及物品)。
手足口病起病急,主要症状有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等,可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轻症多在1周内痊愈;少数病例会有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防控建议:
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做好物品清洁和消毒。儿童玩具和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污染物品、污染环境,可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手足口病毒等肠道病毒对75%酒精不敏感。

保持居室卫生,勤清洁、常通风。疾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6
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该疫苗仅能预防EV71所致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型(如CoxA16CoxA6等)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苏州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开诊信息表(点击左边文字即可跳转)


食源性疾病  
关注度:★★★★☆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等。常见症状以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严重时可能伴随发热、头痛、脱水甚至休克等全身性反应,建议立即就医。
防控建议:
防范微生物污染
1)气温回升易致食物腐败,熟食、凉拌菜、乳制品等需冷藏(4
以下),避免室温存放。
2)肉类、禽类、蛋类和水产品须彻底煮熟(中心温度≥75
);剩菜充分加热,隔夜凉菜不建议食用。
警惕有毒动植物
1)不采食不明野菜(如毒蘑菇、毒芹),误食后立即催吐并送医,保留样本供鉴别。
2)河豚产卵期毒性强,禁止私自加工,应选购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的产品。
时令食品注意事项
青团正当时,自制青团时,确保艾草新鲜、馅料无变质;购买青团请选择正规商家产品,避免颜色过于鲜艳的产品(可能含非法色素)。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
警惕食物过敏
过敏体质者注意花粉及食物过敏。
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坚持做到清洁、生熟分开、做熟、安全温度、安全原料。


上一篇狂犬病预防处置
下一篇水痘预防

版权所有: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   苏ICP备12002899号-2   苏ICP备10061269号    

地址:苏州市劳动路1105号  邮编:215004  电话:0512-69003777   http://xjsyzx.gu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