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

最新动态

健康教育

狂犬病预防处置

发布日期:2025-04-08 16:38:18   作者:   来源:苏州疾控    阅读:

狂犬病  
关注度:★★★★☆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感染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狂犬病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犬科、猫科及翼手目动物,禽类、鱼类、昆虫、龟和蛇等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全球范围内,99%的人间狂犬病是由犬引起。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
     
暴露后处置是暴露后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能够避免狂犬病的发生。

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不同级别处置建议如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处置建议
I
级暴露
接触或喂养动物;
确认接触方式可靠时,清洗暴露部位,无需其他医学处理。
完好的皮肤被舔;
完好的皮肤接触狂犬病动物或
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II
级暴露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处理伤口;
接种狂犬疫苗。
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级暴露
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
处理伤口;
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接种狂犬病疫苗。
破损皮肤被舔舐
粘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如被舔舐);
与蝙蝠发生接触。
1贯穿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或皮下组织;
2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微小皮肤破损。

伤口处理包括对每处伤口进行彻底冲洗、消毒及后续外科处置,伤口处理越早越好。
1)冲洗: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每处伤口至少15分钟。如有条件,建议使用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避免清洗剂残留。
2)消毒: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铵(0.005%0.01%)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粘膜消毒剂涂擦伤口。
3)外科处置:在伤口清洗、消毒,并根据需要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后,视情况进行后续外科处置。
特别提醒:如确定发生II 级、级暴露,或者无法确定暴露级别时,应尽快至就近的犬咬伤门诊就诊。


版权所有: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   苏ICP备10061269号    地址:苏州市劳动路1105号  邮编:215004  电话:0512-69003777   http://xjsyzx.gusuedu.cn